群众路线教育学习体会
市社科联 刘崇新
经过为期半年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党性意识得到了增强,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增强了为党的事业努力工作的干劲。体会如下。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开展以来,网上时而出现“弱势政府”的字眼,我想,这是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现象,是民生民意得到重视的体现,更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效果。但是有“弱势政府”想法的人还是“官本位”在作怪,当官做老爷、吃拿卡要习惯了,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上面来检查好吃好喝好招待,下去检查吃拿卡要摆架子,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盛行。这种想法和做法如果不改变,损害的是党的形象,败坏的是党的声誉,脱离的是人民群众,甚至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我党的历史是一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为了群众的生动历史。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才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丰富,有的党员干部发生了角色错位,由“公仆”变为“主人”,自认为可以主宰群众、支配群众、代表群众,从根本上脱离了群众。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处分县处级以上干部达6400多人,比去年同期增长36.3%,说明党的干部脱离群众严重、贪污腐败严重,已达到了不整治不行的地步。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是为人民服务的。这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心态、直接影响着党员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也直接影响着党委政府的形象,只有明确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才不会认为政府弱势,反而会唯恐为人民服务不到位,才会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人的观念至关重要。
笔者认为,在党性教育引导方面要把握三点,一是加强学习,让干部群众都懂。知道党性观念、党纪国法、理想信念对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二是解决问题,让干部群众都信。就是要解决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只有真正解决问题人民才信;三是形成制度,让干部群众都服。就是党委政府要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着想,公平公正公开行政,并形成长效机制,不能一阵风,群众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