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研究
社联概况
思想之光

位置:网站首页 > 思想之光

学深悟透新思想 铸魂育人见真章

时间:2020-10-21 来源:本站

 学深悟透新思想  铸魂育人见真章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

徐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准确地把握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成为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的战略指引。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下简称“第三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演讲、批示、指示、贺信等92篇,分为19个专题,是充分反映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伟大实践的最新教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最新教材,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新教材。第三卷的出版发行,对于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对于帮助国际社会更好了解这一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增进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卷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和灵魂。第三卷的框架逻辑结构,与先期出版的第一卷、第二卷一样,除继续反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和传统的“五加四”格局(“五”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四”是指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的有关内容外,注意突出反映这段时间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进展和党的理论创新的新成就。第三卷将党的十九大报告作为卷首篇,体现了其特殊重要性,凸显了其统摄全卷书稿的作用。可以说,第三卷收入的党的十九大之后的所有文稿,都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理论结晶。研读第三卷,我们应当把握好其中的三条主线:一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要体现在第十九专题;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主要体现在第四专题;三是“三为三谋”,也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主要体现在第四、五、十六、十七、十八专题。研读第三卷,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被其厚重的历史感、强烈的问题意识、真挚的人民情怀和自觉的大局意识所吸引、所折服。

第三卷在第十一专题“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篇文章中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真学习第三卷可以有效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让学生自觉把人生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作为医科大学的教师,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大战大考中,曾经的医学生,如今的白衣天使,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地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践行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誓言,完美诠释了 “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生动反映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丰硕成果,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部署。

在全党全国已经兴起的这一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热潮中,我们要把握机会,全面系统、深入思考、联系实际地学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并将其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积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努力使自己成为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新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自觉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有力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