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研究
社联概况
思想之光

位置:网站首页 > 思想之光

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乡村振兴“徐州样板”

时间:2020-09-03 来源:本站

贯彻新发展理念

打造乡村振兴“徐州样板”

 

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  李存芳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重要遵循。“农,天下之大业也。”实施乡村振兴重要战略,是全面激活农村发展新活力的重大战略选择,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统领乡村振兴工作全局,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前提。作为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战略支撑,打造乡村振兴“徐州样板”不仅是徐州发展思路的重要战略部署,更是深化落实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的政治使命、推动徐州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开辟徐州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新境界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徐州城镇化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农业供给侧改革成效显著,农民收入日益增长,但仍存在乡村产业科技创新不足、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乡村基层组织建设力度不足、公共文化供给不足等乡村发展动力不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这种现实情形下,更需要以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乡村振兴区域样板为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徐州乡村振兴工作的全过程,是着力破解当前乡村治理困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其中,创新发展有助于解决乡村发展的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有助于解决乡村发展面临的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有助于解决乡村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有助于解决乡村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而共享发展则助力解决乡村发展过程中涉及的公平正义问题。以新发展理念统领乡村振兴工作全局,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科学把握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内在关联,整体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乡村振兴样板是徐州面临的重大使命和挑战,同时也是徐州加速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要坚持系统性思维,找准牵引性抓手,制定突破性举措,强化组织领导,科学组织实施,确保任务落实。这就切实需要让新发展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落实于行动。

乡村振兴既有明确的区域指向,又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重目标取向,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谋划,构建好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谋定而后动。力戒一哄而起搞运动、追求立竿见影出成效。新时代背景下,打造乡村振兴“徐州样板”需要新发展理念的指导,服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从提升乡村产业科技创新水平、提升乡村协调发展水平、提升乡村环境建设水平、提升乡风交流互惠水平、提升乡村发展成果共享水平等方面,奋力打造徐州乡村振兴的升级版。

提升乡村产业科技创新水平。要立足徐州实际乡村情境,找准着力点,明确主攻点,打造特色亮点,配套构建生产体系、产出体系和经营体系,让徐州乡村农业兴旺起来。加快构建“48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实施“一县一特”战略,每个县重点支持发展1个特色产业,推进特色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形成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要围绕特色产业,组织标准化、规模化、科技化生产。加强种子种苗工程建设,积极开发、推广适合加工需求、品质优异的新品种、新技术等。发展农村电商产业,合理高效利用劳动力资源,创新乡村农业结构与模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水平。

提升乡村协调发展水平。现阶段徐州城乡发展差距体现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一方面要着力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另一方面要着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公共教育资源、文化惠民工程、新增医疗卫生资源等重点向农村倾斜,提升设施可持续发展能力。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提升乡村环境建设水平。按照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方案要求,将农业补贴的增量资金重点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倾斜,着力加大对绿色生态农业的奖补力度,增加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高位推进农业农村支持保护体制改革。同时,要大力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农村入居环境整治。循序开启新农村建设工程,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巩固提升农村安全饮水保障水平,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普及农村厕所革命,提升村容村貌,培育创造更多像“农房改善”睢宁模式、“公共空间治理”邳州方案、“农村环境整治”铜山样板那样的乡村振兴典型,创建农民幸福美好家园。

提升乡风交流互惠水平。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等文明沟通产业,鼓励乡村居民利用农民闲置房屋从事民宿经济,开发乡村旅游,开展农村与农民合作建房,或租赁农村宅基地建房试点,实现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互惠共赢。这就需要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重点抓好农村承包地三权分量、宅基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稳步扩大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范围,推进普惠金融落地等,持续激活乡村振兴的动力源。

提升乡村发展成果共享水平。乡村振兴工作需要准确地将徐州不同地区的优势资源有效连接起来,共享发展成果。以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的乡村振兴工作能够使参与主体更具有存在感、授权感、获得感与价值感,从而激发不同地域主体自身的内生振兴动力,变被动振兴为主动振兴,促使多方主体以更加积极主动自觉的主人翁姿态投身到乡村振兴实践中去,形成凝聚而坚固的合力。具体可通过乡村交流会、座谈会、表彰会等形式,共享宣传科技、人才、经验、文化等方面发展成果,催化发展成果的正外部效应,提升成果社会效益,助力塑造乡村振兴“徐州样板”。